不久的将来,我们熟悉的霞涌黄金海岸会变得非常美,今天看到这5个方案,每一个都让人充满期待,你更喜欢哪个方案呢? 一号方案 主题:海鸥湾·活力港 惠州是粤东门户,岭南名郡,霞涌黄金海岸位于环大亚湾旅游经济圈,它的规划设计有助于形成完整连续的惠州旅游核心海岸带。本方案的规划设计基于对如何在众多成熟的海岸线旅游目的地中脱颖而出,从而探索更具活力的旅游新模式的思考。根据项目的地形地貌特征及渔民俗称,做足区域的形象设计;依托资源禀赋,着力打造活力的度假地。
二号方案 主题:唤活滨海 本方案旨在重新营造富有多功能活动场地、充满生机的滨海城市空间,唤活滨海沙滩的魅力,使市民再次拥抱大亚湾。并利用以下手法进行规划。 1.connet 连接城市,加强与城市的渗透关系。场地本身呈东西带状形走向。霞光二路为通向场地的主动脉。为了让社区与滨海有着更好的通达性,我们在场地中引入5条视觉与空间的轴线,在同一时空中找寻场地与城市的关系。将功能与空间沿视轴布置,形成渗透结构。 2.the sory line 故事线索。我们尊重工业历史与现状,引导建立一个线性的故事情节,最终可以完整的解释场所具有的精神内涵。通过对现有绿道的延伸与改造,让绿道作为故事线将景观与空间,自然与工业穿插其中。人通过游览这条体验动线,来体验充满活力的丰富滨海活动空间。 3.green design 海绵城市。“绿色设计”理念是创造一个“生态系统”。我们不仅对主要建筑进行绿色处理,如大面积的草坡屋顶,增加绿地率。还涉及到接下的景观,通过湿地、人行道、广场创建连接,让环境变得绿色和可渗透,实现雨水径流的循环路线,允许自然水系统到景观用水的转变,让城市像海绵般富有弹性。
三号方案 主题:人与自然核心共融的海滨泳场 本方案整体构思方面,以“两轴、两核、蓝绿交织”的空间架构强化滨海旅游特色。 两轴:通过几何折线景观木栈道贯穿全园,形成景观主轴。未来以步行为主,部分可通自行车,并强化滨海景观。通过架空栈道串联整个礁石带,并与绿道有机衔接,形成景观副轴。 两核:以东西两端为公共核心聚集点,东侧服务本项目公共浴场及滨海栈道范围,西侧服务项目公共浴场及未来西岸公共浴场。 蓝绿交织:充分利用东侧乌山头山体景观与周围海洋景观,并与之有机衔接,互相渗透,创造丰富的活动节点。
四号方案 主题:鸥鹭原 (一)、解题 临碣石以观沧海,鸟归巢为翱翔四方。鸥鹭原景观规划设计为大亚湾霞涌黄金海岸旅游的繁荣发展画上精彩的一笔。 我们的规划设计首先考虑的问题是这里需要什么样的黄金海岸。 (1)通过对场地的详细调研,这里有隐约远古护海平安的神话,有依托广东沿海滨海旅游的黄金岸线,有已开张门庭熙攘的特色海鲜小店,有市民休闲的漫步绿道,这里早已经是节假日人们前来游玩的地方。 (2)通过对上位规划的解读研究,预测黄金海岸在片区的未来建设时间轴上的积极带动作用,定位其在片区的综合效益,不仅仅是旅游、更是发展动力核及联动效应。 (3)霞涌的黄金海岸应该有文化的挖掘,有科学的分析,有多方的连接,有独特的标志,有人们活动的场所。
五号方案 主题:乡情海韵 本方案从大亚湾区疍民历史兼有客家传统的特点出发,坚持以人为本、生态优先的理念,一方面承续大亚湾区客家疍民耕海牧渔的精神文化神韵,另一方面以自然为师,遵循海浪、沙滩、海生物、阳光等自然元素的天然肌理和韵律,通过“互织、共生”的设计手法,抽象成为场地的肌理结构。依托场地天然的山-城-滩-海景观层次,以海浪形的线性主路作为主脉,串联起多个各具特色的小空间,整个场地犹如满含乡愁的一串珍珠项链; 通过“两轴三片多点”的空间结构营造统一中又蕴含丰富变化的空间体验。
欢迎大家给建议
|